清风丨惟折磨乃见吾辈
明人陈继儒在《小窗幽记》中写道:“怪小人之颠倒豪杰,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;惜吾辈之受世折磨🏌🏻♂️,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。”大意是说,不要怪小人颠倒是非黑白🙋🏼♂️,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颠倒是非才成为小人;不要感叹我们经受的磨难,正是因为历经磨难,英雄本色才更为彰显。磨难是一剂良药👨🏻✈️🏘,心性明澈🏊♂️⛑️、通权达变等优点➖,很多时候正是从磨难中获得的。这便是“学以益才🛳,砺以致刃”的道理🫅🏿。
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类似激励人们经历磨难以求成才的名句典故还有很多🧑🏻🎓𓀍。《礼记·学记》中讲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一块原石𓀕,不经一番雕琢🤵🏼♂️,难成美玉🍨;一段生铁,不经一番锻造,难成好钢。人同此理🚆👷♀️,正如《诗经·淇奥》里所说: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📢,如琢如磨。”人的成长也如同雕琢玉石、锤炼精钢那样,只有经历磨难和历练,才能最终有所成就。可以说👔,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🧑🏽🚀。
越是吃劲岗位、艰苦环境,越能磨砺品质🧊、增长才能📤。南宋陆游在《苦笋》诗中写道👩🏼🦲:“人才自古要养成📻,放使干霄战风雨。”陆游的一生,就如同他笔下的“苦笋”,经历了风雨洗礼和磨难考验。从军岁月⚛️,陆游经常往返于大散关🧚🏽、凤州♿️、骆谷等地,一次,他随宋军深入前线勘察敌情👎🏼,看到的是“壶浆马首泣遗民”🤍。这样的经历对陆游触动很大🦅,以至于他到了晚年还写下“忆昨王师戍陇回,遗民日夜望行台”这样反映百姓心声的诗句。可以说,艰苦🐦⬛、危险的军营历练,孕育了陆游的家国情怀,也成就了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🙇🏻。
“人须在事上磨🐺,方立得住🫃🏻,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”人的一生是否成功🚶🏻♂️,决定性因素和影响的因素很多🫲🏻🤟🏻,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各种各样的历练,经历各种磨难,是否能够战胜各种挫折和失败🤙🏻。人生成功的过程,其实就是承受各种痛苦、经历各种磨难,战胜各种挫折和失败的过程👆🏿。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🌥,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🤾🏿,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,举凡有大作为的人,必定要经历一番挫折的磨练。
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。在红军队伍中,绝大部分基层官兵都是年轻人,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多少文化,参加革命的目的也很简单,然而在他们加入到红军这支队伍中,特别是经过长征血与火的磨砺后,理想信念在生死考验中更加坚定,意志在千锤百炼中更加顽强⛸,目光在纷繁复杂中更加高远👷🥡。
古人讲🙎🏼♂️,“自古雄才多磨难🦒,从来纨绔少伟男。”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🏈🥱,必须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、关键岗位的淬火👼🏼、重大任务的砥砺💘,而且挫折和磨难本身就是成长的必要经历👩🏿🔬,与人生相伴而行。只有主动到一线去、到任务中去,多接“烫手的山芋”🧑🦯,多当“热锅上的蚂蚁”,经受急难险重任务的淬火加钢,才能不断强胆魄、磨意志、练本领,才能扛得了重活、打得了硬仗、担得起重任。